“我就想跟高端人才谈恋爱,错了么?”985相亲局引热议

这几天,“相亲”这个词条,与“985”捆绑在一起,三番两次挤上热搜。什么是“985”相亲局?在一些名校生专属相亲平台上,自我推介的“挂牌”者都是清一色的985名校毕业生,他们的人生履历看起来光鲜亮丽,寻找的也都是与自己“势均力敌

“我就想跟高端人才谈恋爱,错了么?”985相亲局引热议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这几天,

  

“相亲”这个词条,

  

与“985”捆绑在一起,

  

三番两次挤上热搜。

  

  

什么是“985”相亲局?

  

在一些名校生专属相亲平台上,自我推介的“挂牌”者都是清一色的985名校毕业生,他们的人生履历看起来光鲜亮丽,寻找的也都是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优质相亲对象。

  

参加985相亲局的人群特点大概是:

  

1.年龄26-32岁;

  

2.年收入20万-100万;

  

3.生活在北上广深或江浙;

  

4.金融、高校、医院、互联网行业居多。

  

击中网友槽点、让这些相亲局“出圈”的,是某些在外界看来有些偏执的相亲规则。比如,不少参与者心中都横亘着一条无情的学历鄙视链:清北的看不上985的,“重点”985的看不上“普通”985的,普通一本的毕业生则连入场券都拿不到。更有甚者,会给每一位相亲对象都列一张绩效考核表,针对本科学校、硕士学校、专业、职业、身高、长相等多项指标进行打分衡量,以求“最佳匹配”。

  

  

(某985毕业女生为相亲对象做的“绩效表”)

  

有人支持,认为这种相亲更高效、直接,高学历的人三观可能更相似;有人讽刺,称这是“用985学历建起了一道社交屏障”。也有观点认为,这种“高端组局”折射出年轻人的焦虑现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赞同方:也许没那么幸福,但一定不会穷

  

李某毕业于一所985高校金融专业,父母都是高校老师,现在的他拥有一个外人眼中体面的工作,但还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虽然他没有加入这个平台,却很能理解参与者的想法:“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像我一样,那自然就要找到一位优秀的另一半。”

  

李某认为,名校毕业生们在高考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取得了胜利,他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超越自己。在大众看来,两个985培养出的小孩起点也会相对较高,会被人寄予“孩子要比父母更优秀”的期望而“985”和“985”的结合可以更高效地实现这一点。

  

大众眼光一般认为985高校的毕业生学识、见识和能力水平要比普通院校毕业生高,相似的教育经历能让两个人更有共同话题。“夫妻之间文化层次和学识水平拉的差距过大,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容易出现问题。”李某认为,“985相亲局”所设置的门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婚姻的稳定,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

  

王某也对“985相亲局”表示理解,“虽然显得有些功利、现实,但确实是最节省时间和高效的方法,毕竟都是985学校毕业,收入、社会地位、三观应该是比较接近的。”他调侃道,“也许没那没幸福,但一定不会‘穷’。”

  

  

反方:一辈子逃不开“高考”太幼稚

  

正在上海某知名高校读博的程某得知“985相亲局”的消息后,仔细研究了这类相亲平台的规则。她发现除了摊开来看的学历和长相,前来应征的对象考虑都是“有北京户口还是上海户口”“可以少奋斗多少年”,“能感觉到大家都很聪明,讲好条件才能强强联手养育下一代。此后考虑的才是性格能不能磨合、脾气相不相投。”

  

在程某看来,985名校学历不该成为婚恋的门槛,至少不能作为必选项,“在‘明码标价’的相亲市场上,外貌、职业、收入、学历都被精确的量化,而所谓的精英相亲局更放大了这一点。”她说,当一个人到了婚嫁年龄,不应该再用成绩去衡量任何一个人,这是一种幼稚的体现,“难道一辈子都逃不开、忘不掉高考带来的优越感吗?”

  

  

知名评论人@石述思表示,幸福婚姻需要取决于两人是否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忽略这些重要因素无异于“拉郎配”。他认为,“985相亲局”是功利化主导一切的崭新案例。他表示,这样的“985”相亲圈一定会造成高学历的婚姻悲剧。

  

  

(来源:左边中新经纬右边)

  

这个话题引起各方争议,是因为在当下的“精英”相亲局中,世俗标准和理性考量统御得太多了。从“挂牌”的命名到对效率原则的推崇,从把人标签化分类到标准化生产般的个人介绍,处处都体现着将婚恋完全“市场化”的逻辑。这种高度功利的逻辑,与人们对爱情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想象恰恰是相悖的。

  

一位情感博主表示,男女恋爱本是私人之事,个体在择偶时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学历、职业、容貌、性格……婚姻一般是有功利和非功利之分的,不过大多数人的婚姻是介乎功利婚姻和浪漫婚姻之间的。过分强调985身份,不过是将婚姻越来越功利化的表现:

  

“将婚姻赤裸裸地物化、标签化,一方面是在矮化爱情的精神特质,另一方面折射出视野的狭隘。生活中无数实践证明,985高校的学生未必优秀,一个普通本科生也未必不优秀,自学成才的也大有人在。即使同为985高校毕业生,个人品行也千差万别。死死抓着985的标签,并不意味着会带来更好的爱情与婚姻,何况爱情无法格式化,更没有标准答案。

  

社会不必赋予学历太多的内涵。高学历不等于高情商,更不等于好性格。如果被985的小圈子框住,反而选择面狭窄,未必能找到真爱。只有越过小圈子,视野开阔了,才更容易找到生活中的好伴侣。”

  

  

图片来源:摄图网

  

学历在婚恋中重要吗?

  

有媒体发出了关于“985相亲局”的调查问卷,受访者男女比例相当、多集中在25至45岁。其中,34.26%受访者认为学历在婚恋中很重要,23.15%认为不重要,42.59%认为这是一项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985相亲局”找到真爱的概率会变大吗?受访者们的看法比例几乎持平,“会”与“不会”各占50%左右。

  

  

有博主表示,爱情不应该设立标准和准入门槛。低学历的人,也未必会在爱情里落于下风。在这个什么都可以看大数据精准匹配的时代,爱情依然是不能被大数据化的。并非你们有着相似的学历背景,相似的人生,就会相爱:

  

高晓松在奇葩说里讲,数控驱动的爱情其实早在上千年前就有了。

  

让红娘打听双方情况,交换生辰八字,三书六礼结婚,这些就是数据。

  

但结果是这个方式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他还提到一个观点:“爱情到底是什么,是两个匹配度本来只有40%的人,一起努力,慢慢磨合到50,再到80。

  

可是突然来了一个人匹配度是100,那你们的未来是什么呢?

  

很可能是匹配度在下降,然后绝望到看不到未来。

  

完全标签化的相亲,精确到对学校的要求,年龄的要求,本身也是大数据匹配的一种。

  

订制式的相亲,是一种把爱速食化的过程,它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筛选出看似最合适的那个人。

  

但人的感情不是公式,也没有标准答案。

  

  

“我觉得精英们那么渴望寻找到同样优秀的另一半,实际上也是他们面对生活感到焦虑的一种体现。害怕对象不如别人,害怕孩子不如别人,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努力的结果被一段看起来并不门当户对的婚姻拖垮。”有人说,这种焦虑本质上还是来源于生活压力太大、太顾及世俗的眼光。

  

有评论认为,所谓的“相亲歧视链”本质上是一种虚荣作祟,没有实质意义。反倒是“985相亲局”让人们看到了部分高学历青年缺乏爱的能力,只能通过预设学历门槛寻求安全感的焦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亲的条件可以随口列出一长串,恋爱却是要一点点谈出来的。当我们太想要一步到位、充满计划和确定性的婚姻时,注定要与不可捉摸、轻松随意、甚至可能失控的爱情擦肩而过。正如韩炳哲所说:“真正的爱表现为自我的不复存在,以便他者出现。”只有当我们放慢脚步,卸下沉重的标准和无谓的执念,真心待人时,爱情才可能自然生发出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湖北经视

  

编辑:刘婉如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